顯示具有 6蹓影留影-個人攝影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6蹓影留影-個人攝影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

菊島之夏-七美雙心石滬日出2012-08-19-Day3

還好昨天有早早去睡,今天一早05:20叫聽禹軒起床,並沒有太大困難,也感謝萱萱叡叡的配合,看日出並不是聽禹軒的強項,簡單梳洗後隨即出門,一出門就遇到住我們樓下的一對情人男女(我們猜不出來),難的像是攝影師,女的像是模特兒(薄紗加比基尼),已經在微微亮的天光下取景,正是太認真了!

因為我們要在15分鐘內趕到雙心石滬,好在小島不大,路又單純,一下子就到了,太陽還沒跳出海平面,索性先來個自拍,在七美島過夜的人好像不多,來看日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,只有我們一家與,隨後趕到的剛剛那一對情人,直到我們要離開時,才又有另一輛機車,所以寧靜的七美雙心石滬,真是美上加美,還是大推在小島住一晚,支持一下當地的民宿,然後慢活與好好享受小島的美,這才是人生。

我好喜歡聽禹軒的四人合拍,雖然手機的效果不是挺好,但是有捉到當時的幸福!
 IMG_6824 IMG_6825

微昇的太陽,紅紅的光線映照在海面上,靜謐的畫面,彷彿是希臘聖托里尼島的夕陽!
DSC_0367 DSC_0378

還沒學會搖黑卡,就留下最自然的雙心石滬!
 DSC_0367 DSC_0400 DSC_0414 DSC_0461 IMG_6845

吧拔在攝影,其他三人在旁享受寧靜的晨光與手機(呵呵)!最後,我們還是在麻麻的慫恿下,走到了石滬旁邊,親臨了石滬的造型與結構美!吧拔以為,有下到石滬旁邊的遊人應該不多吧!如果你再次來到七美,值得下去走走,當然先人辛苦的堆積,最後還是要保持距離!留給後人攝影的駐足!
 IMG_6856 DSC_0433 DSC_0477 DSC_0489 IMG_6859 IMG_6855

回程,我們也是經過了七美島上的幾個著名的點,石敢當,海分岔,小台灣,龍埕。
 DSC_0510 DSC_0516 DSC_0519 DSC_0533

小羊出沒,七美人塚,七美燈塔,望夫厓。
DSC_0534 DSC_0594 DSC_0579 DSC_0584 DSC_0587

最後我們還是在不捨的心情下,寄了明信片後,離開了陳昇歌曲中的七美島,第一次來七美島,應該會是一連串擁抱七美島的第一次,我們一定會再來的,這淡淡吸引,卻讓人一定回來的七美島!
 DSC_0540 DSC_0544 DSC_0577 DSC_0600

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

大板根生態之旅 2011-04-09

容吧拔偷懶一下,用Facebook的紀錄來更新一下聽禹軒網誌!
大板根森林遊樂區,真的是就我們的後花園,經常去玩耍,先前的網誌有:三峽大板根櫻花祭2009-02-15
P1060705 P1060706

但是這次確有不一樣的收穫,居然在同一天遇見了三種台灣特有的生物。

第一種是紫嘯鶇,他是一種經常出現在有溪澗附近,只要你聽到類似的煞車聲音出現在河流附近,那就是它了,過去到大板根也是經常看到的!

P1060700 P1060701

第二種是綠啄花
只有八公分大小的鳥,是全台灣最小的鳥。第二小的鳥,是他的同門,紅胸啄花。過去吧拔應該只有常看過紅胸啄花,綠啄花比較少見!想不到用Panasonic ZS3也可以捕捉到她的神情,很滿意!

P1060712 P1060713 P1060716

第三種是褐樹蛙

當天透過Facebook,經青蛙王子柏壽的確認,是褐樹蛙耶!後來查了網路資料,居然是台灣特有種耶!兩眼間一塊倒三角的斑紋是主要辨識特徵。褐樹蛙是由英國博物學家G. A. Boulenger 於1909年命名,命名的標本採集自台灣。
這真是太有趣的一天了!

P1060772 P1060773 P1060778 P1060782




2011年4月9日-紫嘯鶇
節錄自「台灣紫嘯鶇- 台灣大百科全書」
(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7162)
英名:Taiwan Whistling Thrush
學名:Myiophoneus insularis
別名:紫嘯鶇、琉璃鳥、烏磯(台語)
目名:雀形目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鶇科(FAMILY TURD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台灣特有種
保育等級:第III級「其他應予保育」之野生動物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溪澗留鳥
特徵描述:體型為中型,全長約30公分。為台灣溪澗鳥種體型最大者。全身大都為黑色且會顯現藍色或者紫色的亮麗光澤。嘴喙與腳為黑色,眼睛為紅色。額部、翼角以及胸腹部羽緣呈現藍紫的色澤。幼鳥有藍灰色的眼線。

生態習性:通常單獨出現於溪澗、水邊或者林緣地帶等處,生性機警,受到驚擾就低飛快速飛離。領域性明顯,常於領域之間往返活動,如同溪澗鳥種般的負責。常常會鳴叫出似煞車般「磯-」尖銳連續警戒音,繁殖期鳴聲則轉為比較緩慢的悅耳口哨音。停棲時,外觀挺立,尾羽會有張合擺動的重複動作。擅長挖掘土壤的蚯蚓或昆蟲進食,也可以看到牠們跳飛水域與林緣間,尋覓魚蝦或者兩棲爬蟲類等生物為食。牠們的繁殖期從2月至7月間,覓尋水域環境的岩壁縫隙或樹底洞穴等處為巢位,有時候會利用橋墩、隧道、涼亭或屋簷等人類環境來築巢,親鳥們會啣撿苔蘚或草莖等為巢材築窩,每窩巢處產下2-3個蛋,雛鳥大約21天後會離巢活動。孵蛋或育雛是雌鳥的主要責任,雄鳥則負起警戒或護巢等為主要工作。

生態威脅:近年來,民眾的休閒活動非常活躍,到森林或溪流等自然環境,體驗自然活動日趨增加。但由於保育等觀念的不足,有些民眾不當的行為,如洗滌廢水或垃圾丟棄,甚至將車輛駛入溪床或強闖山徑等車隊行為,長久下來,對水質、土壤等大地河川都會造成污染或破壞。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溪澗鳥類等生物的活動與繁殖空間。

(分隔線)

2011年4月9日-綠啄花
綠啄花 Plain Flowerpecker

學名:Dicaeum concolor
英文:Plain-colored Flowerpeker.
學名:Dicaeum concolor uchidai
別名:純色啄花鳥
目名:雀形目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啄花鳥科(FAMILY DICAE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特有亞種
保育等級:無
生息狀態:不普遍留鳥

特徵描述:體長約8公分左右,為台灣最小的鳥類。背部、臉部大體上為橄欖綠色,腰部、尾上覆羽、翅膀的羽色略淡一些,腹部淡灰色。亞成鳥大致上類似成鳥,僅體上羽色較淡一些,嘴喙淡紅色。
族群分布:另有6個異亞種分布於印度、尼泊爾、錫金、不丹、中國南部、雲南、四川,東至福建、海南島、中南半島、緬甸、安達曼群島、孟加拉、馬來、婆羅州等地。分布各地低、中海拔山區。
生態習性:台灣分布於中、低海拔山區,為不普遍的留鳥。常單獨或結小群在闊葉疏林裡活動,習性活潑好動,經常不停地在大樹之間飛行移動覓食,有時會看到如蜂鳥般定點展翅啄花的動作,常發出「tzik、tzik」短促的鳴叫聲。綠啄花於樹冠上、或喬木上的寄生植物間覓食,行為模式與習性類似紅胸啄花鳥。繁殖期為4~6月,鳥巢似梨形,巢口位於巢的中部,以松針、植物纖維和蜘蛛絲等為材料。
相似鳥種:紅胸啄花鳥的嘴喙較粗短一些,雌鳥背部略帶淡藍色,腹部羽色黃綠色。
生態威脅:目前族群仍算穩定,未受到明顯威脅。

(以上資料來源:綠啄花鳥- 台灣大百科全書
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6105)

(分割線)

2011年4月9日-褐樹蛙(資料來源: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)
形態特徵:俗稱壯樹蛙,為台灣特有種,屬中、大型樹蛙,吸盤發達,體色變化頗大,由一致之金黃色至黃褐色、綠褐色、土褐色均有。眼眶間隔具淡色橫帶,為主要辨識特徵。

其雄蛙與雌蛙大小差異很大,前者約4~5公分,後者則可達6~7公分。本種最明顯之特色為前後肢趾端有發達的吸盤;另外眼眶之間有一黑褐色橫帶,向後頭部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斑紋,而吻端與兩眼之間則形成另一塊淡色的區域。體色變化很大,可隨環境而改變,有黃褐、綠褐、紅褐、灰褐、灰黑或黃土色等等,其上亦可能有各種形狀之黑褐條紋,而形成一良好的保護色。

生態習性:褐樹蛙廣泛地分佈於國家公園的溪流附近,夜出,以溪流做為繁殖場所, 繁殖期為2~10月。雄蛙的鳴叫聲細碎,故往往為溪水聲所蓋掩。卵一顆一顆地黏在石底,每次約1000~2000顆。

棲地分布:台灣特有種,為普遍分布全省低中海拔山區之種類。

(以上資料來源: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
http://www.cyps.hlc.edu.tw/principal-web/sipaw-web/SIPAW-ANIMAL/ANIMAL.HTM)

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

Nikkor 50mm f/1.8D AF 人像鏡的新春習作 2011-02-08

當初買了這個Nikkor 50mm f/1.8D AF人像鏡之後,一直還是放在防潮箱中,因為每次照相時的成功率都很低,趁著新年假期,想說還是來試試吧!結果還是一樣,5、6張只有一張成功,其餘都還是依然失焦,哎呀好難!
上網搜尋使用技巧,果然一般人也是不容易拍初不失焦的照片,因為,在1.8D大光圈之下,景深僅有2~3公分,稍不小心,左右眼就有一眼會失焦,原來在2.8D或5.6D光圈,才較易拍出成功的照片,可是1.8D下的成像效果還是很讓人捨不得的,看來只好用多拍來爭取成功的機會,誰叫我們技不如人,以及高度的近視!

還好,這個模特兒很上像!

DSC_0599 DSC_0601 DSC_0612

當我在以客廳的百合花當作習作的對象時,萱萱主動跑來說要照相,這真是太棒了,有現成的麻豆,而且還不需要指導(我也不會指導),萱萱還是會自創姿勢,真是太貼心了!

DSC_0639 DSC_0633
DSC_0645 DSC_0647
DSC_0663 DSC_0668

報告完畢!

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

2010年100棵耶誕樹-祝大家聖誕快樂!

話說這次出差,剛好遇到聖誕節,吧拔的同行同事之一-美珍阿姨,興起了收集100棵耶誕樹的遊戲,也讓無聊出差憑添了幾許有趣,在苦悶的工作中,在行進的路程中,隨時注意有沒有出現聖誕樹,隨時紀錄收集下來,預計收集100棵,條件是要有意思的聖誕樹,當然我們也保留最後的絕招,請各自的兒子女兒畫出聖誕樹來拍照,吧拔還有致命武器,最後自拍裝成聖誕樹的樣子,可以抵的上100棵,因為壽星最大!(好冷!)

照片已經上傳到Flickr-2010年100棵耶誕樹-收集中...

(↓出發了,Bye桃園國際機場,非常有特色的聖誕樹)
3桃園國際機場20101219

(↓客戶的咖啡廳中,金色聖誕樹)
6 AUO咖啡廳金色耶誕20101220

(↓金雞湖旁的星巴克耶誕,買了一包咖啡粉,配上此次特地帶去的Alessi咖啡壺,可是讓住的飯店傳出了咖啡香!)
8 金雞湖旁的星巴克耶誕20101220

在一週的工作中,一路上我們四人便到處找聖誕樹,一開始速度很慢,因為還要工作,在蘇州時,沒有時間跑到最熱鬧的市街尋找聖誕樹,只能順路收集,因此進帳不多,週三晚上轉戰上海松江區時,小逛了一下附近的商場,便一次撿了十來棵聖誕樹!

(↓9上海松江 開元地中海廣場,12 地中海影城的聖誕樹,16 小店裡的聖誕樹,20 這算聖誕樹還是聖誕巴黎鐵塔?)
9上海松江 開元地中海廣場 20101222 12 地中海影城的聖誕樹 20101222 16 小店裡的聖誕樹 20101222 20 這算聖誕樹還是聖誕巴黎鐵塔? 20101222

週五工作總算結束,聖誕樹只有23棵,距離100棵還很遙遠,便互相約了一起到上海市區南京西路撿聖誕樹,吧拔便獨自換了三趟地鐵到鬧區中逛街,為什麼獨自,因為美珍阿姨陪剛好也來出差的先生,同行的其他叔叔,都因為天氣太冷了作罷(有多冷,零度耶!瀕臨下雪的界限),一路上吧拔也是期待在市區,如果在拍聖誕樹的時候,剛好下起雪來,喔!那就更美了!

更好的結果是,果然上海南京西路真的是鬧區,大概所有的國際精品名牌都有分店,真是目不暇給、大開眼界,三步一小棵、五步一大棵,拍到吧拔的iPhone都沒電了,才作罷!
頂著寒風、凍點,一一地發掘各精品店裡的聖誕樹,還真是各自有創意與應景,其中最喜歡的是SWAROVSKY的,水晶的小巧聖誕樹,讓吧拔好想帶回家,可惜口袋不夠深,裝不下!

71 這個我認識!SWAROVSKY

最後回到飯店結算,居然提早完成了100棵,還不小心超過了3棵!Yes!也算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,也讓這次在國外過的聖誕夜,留下一個特別的記憶!

(↓三大名錶,73 歐!OMEGA!、74 名錶裡,不能少的ROLEX、80 Audemars Piguet(三大名錶都收集到了!)
73 歐!OMEGA! 74 名錶裡,不能少的ROLEX(有兩顆耶!) 80 Audemars Piguet(三大名錶都收集到了!)

精選12 張,認為最漂亮與有特色的聖誕樹,跟大家分享,也祝各位看官聖誕快樂與新年快樂!

(↓27 Heineken就是愛海尼根!)
27 Heienken

(↓33 小熊與聖誕樹)
33 小熊與聖誕樹

(↓38 華麗的818廣場)
38 華麗的818廣場

(↓39 繽紛聖誕)
39 繽紛聖誕

(↓43 聖誕樹和猴子都跟生日有關!)
43 聖誕樹和猴子都跟生日有關!

(↓85 CHANEL)
85 CHANEL

(↓86 恆隆廣場與 LV)
86 恆隆廣場與 LV

(↓89 好綠的聖誕樹!)
89 好綠的聖誕樹!

(↓90 ARMANI(拍完!保全才說不能拍!閃!)
90 ARMANI(拍完!保全才說不能拍!閃!)

(↓96 中信泰富廣場)
96 中信泰富廣場
(↓97 梅龍鎮廣場)
97 梅龍鎮廣場

(↓101顆聖誕樹,不小心超過了!)
101顆聖誕樹(不小心超過了!)

其餘的聖誕樹,請拜訪Flickr-2010年100棵耶誕樹-收集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