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

大板根生態之旅 2011-04-09

容吧拔偷懶一下,用Facebook的紀錄來更新一下聽禹軒網誌!
大板根森林遊樂區,真的是就我們的後花園,經常去玩耍,先前的網誌有:三峽大板根櫻花祭2009-02-15
P1060705 P1060706

但是這次確有不一樣的收穫,居然在同一天遇見了三種台灣特有的生物。

第一種是紫嘯鶇,他是一種經常出現在有溪澗附近,只要你聽到類似的煞車聲音出現在河流附近,那就是它了,過去到大板根也是經常看到的!

P1060700 P1060701

第二種是綠啄花
只有八公分大小的鳥,是全台灣最小的鳥。第二小的鳥,是他的同門,紅胸啄花。過去吧拔應該只有常看過紅胸啄花,綠啄花比較少見!想不到用Panasonic ZS3也可以捕捉到她的神情,很滿意!

P1060712 P1060713 P1060716

第三種是褐樹蛙

當天透過Facebook,經青蛙王子柏壽的確認,是褐樹蛙耶!後來查了網路資料,居然是台灣特有種耶!兩眼間一塊倒三角的斑紋是主要辨識特徵。褐樹蛙是由英國博物學家G. A. Boulenger 於1909年命名,命名的標本採集自台灣。
這真是太有趣的一天了!

P1060772 P1060773 P1060778 P1060782




2011年4月9日-紫嘯鶇
節錄自「台灣紫嘯鶇- 台灣大百科全書」
(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7162)
英名:Taiwan Whistling Thrush
學名:Myiophoneus insularis
別名:紫嘯鶇、琉璃鳥、烏磯(台語)
目名:雀形目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鶇科(FAMILY TURD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台灣特有種
保育等級:第III級「其他應予保育」之野生動物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溪澗留鳥
特徵描述:體型為中型,全長約30公分。為台灣溪澗鳥種體型最大者。全身大都為黑色且會顯現藍色或者紫色的亮麗光澤。嘴喙與腳為黑色,眼睛為紅色。額部、翼角以及胸腹部羽緣呈現藍紫的色澤。幼鳥有藍灰色的眼線。

生態習性:通常單獨出現於溪澗、水邊或者林緣地帶等處,生性機警,受到驚擾就低飛快速飛離。領域性明顯,常於領域之間往返活動,如同溪澗鳥種般的負責。常常會鳴叫出似煞車般「磯-」尖銳連續警戒音,繁殖期鳴聲則轉為比較緩慢的悅耳口哨音。停棲時,外觀挺立,尾羽會有張合擺動的重複動作。擅長挖掘土壤的蚯蚓或昆蟲進食,也可以看到牠們跳飛水域與林緣間,尋覓魚蝦或者兩棲爬蟲類等生物為食。牠們的繁殖期從2月至7月間,覓尋水域環境的岩壁縫隙或樹底洞穴等處為巢位,有時候會利用橋墩、隧道、涼亭或屋簷等人類環境來築巢,親鳥們會啣撿苔蘚或草莖等為巢材築窩,每窩巢處產下2-3個蛋,雛鳥大約21天後會離巢活動。孵蛋或育雛是雌鳥的主要責任,雄鳥則負起警戒或護巢等為主要工作。

生態威脅:近年來,民眾的休閒活動非常活躍,到森林或溪流等自然環境,體驗自然活動日趨增加。但由於保育等觀念的不足,有些民眾不當的行為,如洗滌廢水或垃圾丟棄,甚至將車輛駛入溪床或強闖山徑等車隊行為,長久下來,對水質、土壤等大地河川都會造成污染或破壞。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溪澗鳥類等生物的活動與繁殖空間。

(分隔線)

2011年4月9日-綠啄花
綠啄花 Plain Flowerpecker

學名:Dicaeum concolor
英文:Plain-colored Flowerpeker.
學名:Dicaeum concolor uchidai
別名:純色啄花鳥
目名:雀形目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啄花鳥科(FAMILY DICAE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特有亞種
保育等級:無
生息狀態:不普遍留鳥

特徵描述:體長約8公分左右,為台灣最小的鳥類。背部、臉部大體上為橄欖綠色,腰部、尾上覆羽、翅膀的羽色略淡一些,腹部淡灰色。亞成鳥大致上類似成鳥,僅體上羽色較淡一些,嘴喙淡紅色。
族群分布:另有6個異亞種分布於印度、尼泊爾、錫金、不丹、中國南部、雲南、四川,東至福建、海南島、中南半島、緬甸、安達曼群島、孟加拉、馬來、婆羅州等地。分布各地低、中海拔山區。
生態習性:台灣分布於中、低海拔山區,為不普遍的留鳥。常單獨或結小群在闊葉疏林裡活動,習性活潑好動,經常不停地在大樹之間飛行移動覓食,有時會看到如蜂鳥般定點展翅啄花的動作,常發出「tzik、tzik」短促的鳴叫聲。綠啄花於樹冠上、或喬木上的寄生植物間覓食,行為模式與習性類似紅胸啄花鳥。繁殖期為4~6月,鳥巢似梨形,巢口位於巢的中部,以松針、植物纖維和蜘蛛絲等為材料。
相似鳥種:紅胸啄花鳥的嘴喙較粗短一些,雌鳥背部略帶淡藍色,腹部羽色黃綠色。
生態威脅:目前族群仍算穩定,未受到明顯威脅。

(以上資料來源:綠啄花鳥- 台灣大百科全書
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6105)

(分割線)

2011年4月9日-褐樹蛙(資料來源: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)
形態特徵:俗稱壯樹蛙,為台灣特有種,屬中、大型樹蛙,吸盤發達,體色變化頗大,由一致之金黃色至黃褐色、綠褐色、土褐色均有。眼眶間隔具淡色橫帶,為主要辨識特徵。

其雄蛙與雌蛙大小差異很大,前者約4~5公分,後者則可達6~7公分。本種最明顯之特色為前後肢趾端有發達的吸盤;另外眼眶之間有一黑褐色橫帶,向後頭部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斑紋,而吻端與兩眼之間則形成另一塊淡色的區域。體色變化很大,可隨環境而改變,有黃褐、綠褐、紅褐、灰褐、灰黑或黃土色等等,其上亦可能有各種形狀之黑褐條紋,而形成一良好的保護色。

生態習性:褐樹蛙廣泛地分佈於國家公園的溪流附近,夜出,以溪流做為繁殖場所, 繁殖期為2~10月。雄蛙的鳴叫聲細碎,故往往為溪水聲所蓋掩。卵一顆一顆地黏在石底,每次約1000~2000顆。

棲地分布:台灣特有種,為普遍分布全省低中海拔山區之種類。

(以上資料來源: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
http://www.cyps.hlc.edu.tw/principal-web/sipaw-web/SIPAW-ANIMAL/ANIMAL.HTM)